你我沒有高低優劣之分 論多元文化的定義
楊校長是教育老兵,擔任公民教師授課約莫二十餘年了。「多元文化」在臺灣教育並不是剛開始就有的概念,以前文化傳播的方式靠直接傳播、移民或是殖民,從這三大途徑中,可以發現過去臺灣比較尊崇一脈相承下來的中華民族文化,在解嚴後可能受到了美國民權運動的影響,例如非裔美人當時爭取民權時,臺灣有受到一些啟發,所以臺灣教育慢慢地開始推行鄉土教育、本土文化運動。
多元文化應該要從文化本身去看,文化是什麼?就是你、我,我們一群人共同生活在這個社會裡,所塑造出的生活方式或準則。既然如此,不同的生活環境,就有可能造就出不同的文化。站在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我們希望讓學生了解文化與文化間的差異,但這個差異不應該有所謂「位階」之分;我們要做的應該是尊重多元文化的價值,並且鼓勵去發展它。再者,既然沒有位階,你和我也沒有高低優劣之分。因此,在社會領域的公民教育,就可以帶入「社會正義」的概念。這也符應新課綱總體課程目標,包括啟發生命潛能、陶養生活知能、促進生涯發展和涵育公民責任,其中在公民責任中,就是厚植和尊重多元文化與族群差異,追求社會正義。
推動多元文化教育運用不同課程讓孩子身歷其境
學校在推動多元文化素養時,利用顯性課程,透過社會領域公民學科的閱讀文本、比較討論課程中,可以融入多元文化議題,培養學生多元文化素養。例如,學校發展議題思辨課程,讓高中生在討論的過程中,對議題有深刻的理解。
其次,偏向體驗式的「探究與實作」課程,楊校長認為現在的學生的學習偏好視覺高於聽覺。基於此,學校利用影片教學讓學生能夠快速融入議題裡的情境。例如 2017 年美國傳記電影《關鍵少數》中,三位非裔女科學家在 NASA 裡面工作,照理說她們是很重要的存在,卻當時因為膚色、種族被周遭的人歧視、看不起,甚至連她們自己都懷疑自己的價值。學校透過跨領域教師教學團隊,步步引導學生在此議題討論,學生透過探究與實作歷程中,所獲得的學習經驗較深入人心。
最後,最具特色是結合特教領域,開設「農園藝整理服務」課程。此課程本意是讓特教的孩子能夠學習一技之長。後來學校特教老師將特教課程轉化為一般生可以選擇的多元選修「我吃故我栽」,學習從栽種植物到料理烹調的過程。如高麗菜的種植,不只是栽種而已,還結合韓國的國際理解,如氣候、地理、文化等,以及韓式泡菜的製作技術並推出泡菜煎餅,在學校穿堂設置餐桌,請學校的同學和老師一齊品嘗。藉此營造不同的文化環境,讓學生認識到不同文化有不同的優點,並且試著去理解、欣賞。
姊妹校相互刺激與碰撞促進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學校推動多元文化教育除透過學校本位課程外,也透過國際教育的交流。楊校長指出學校目前和日本東京靜岡、廣島的高中締結姊妹校,每年都有近 400 位日本學生到校參訪,學校則有 30 位學生赴日本進行國際教育旅行。當與日本姊妹校的互動中,學生親身接觸日本的風土民情,進而對日本文化產生理解、尊重、包容;而當姊妹校學生來臺灣修業旅行時,學校同學要先了解自身文化特色,並從文化特色中擷取自己擅長的一塊,拿來與日本學生交流和分享。
學生在溝通互動中理解對方文化特色外,也是在加深臺灣學生對自己文化的認同感。楊校長覺得目前國內學校在國際教育的交流推動上,可持續加深加廣課程,不要只是停留在雙方社團表演層次的交流。也因擁有深度交流經驗,學校在姊妹校合作從剛開始只簽兩、三年的約,到現在已經簽了永久約。
文化理解與尋根讓新住民的孩子以自己為傲
楊校長觀察到學校新住民的孩子,可能因為怕受到外界的不平等眼光,所以比較容易隱藏自己的身分。因此,學校開設越南語課,做為選修第二外語的選擇之一,例如,教育廣播電台就有在推行東南亞語系的教學,新住民母親可以就近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我們學校 107 年配合國家推動新南向政策,帶領這些新住民的孩子到越南訪問交流、尋根,去看看母親的故鄉還有她的文化背景。
今年學校有位新住民的孩子參加大學特殊選才管道,錄取國立暨南大學國際文教與比較教育學系的第一名正取。楊校長與此位同學進行討論,在甄選時如何在學校學習歷程中凸顯自己,包括修習越南語課、回到越南尋根、參訪東南亞企業和學校等,另外特殊表現可以包括參與學校的國際小志工,甄選上國教署青少年諮詢會新北市唯一委員代表等。也因為如此,在面試時攤開這些經歷與教授們侃侃而談時,教授便非常欣賞他。
多元文化塑造更公平的教育環境
楊校長說不管是未來的中學或小學,都可以營造一個多元化的教育環境。在我們學校的教育中,希望不分族群、性別、原生家庭語言、種族及膚色,每個孩子都有平等的受教權,這是楊校長在多元文化教育的定義,也希望臺灣的教育能持續朝著這個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