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升學專區素養面面觀108課綱概論英文素養力職業試探
精選文章
你常覺得自己在白忙嗎?讓你
#專案管理思維
# 專案管理
# 白忙一場
# 動力補救
# 可交付成果
更新時間   2025-05-14
瀏覽量   973
作者    張承
責任編輯    方語真
你是否有類似的感覺?忙了一天,感覺好像做了許多事,但又好像沒有留下些什麼?那可能是因為你沒有感到自己的努力有「成果」。

花了一整天打掃,最後會得到一個乾淨的房間(也許加上疲勞的身體),但你可能不會感到疲累,而是很滿意的坐在沙發上打開電視享受今天的成果;反之如果打掃到精疲力盡,但是你的房間還是一樣凌亂(或者是又被弄亂),那你可能會覺得今天過得有點沮喪,因為沒有得到你預期的乾淨房間。

舉工作為例,有些工作是每日都重複的,這時候不妨在「例行性」的事項中,加入一點點「專案管理思維」。專案管理裡有一個重要的概念,稱為「可交付成果(Deliverables)」。

顧名思義,它意指專案執行過程中或結束後,可以交付出來的結果。舉例來說,一個新產品研發專案團隊的最終可交付成果,就是那項新產品;一個 SOP 制度建立專案團隊的最終可交付成果,就是那些 SOP。

如果將一生、一年或一天當中許許多多的「例行性」事項,用專案管理的角度來看待,試著增加一點「可交付成果」,你將會發現,生命中多了許多美好的回憶和成就感。

要如何在看似稀鬆平常的事件裡加上一點可交付成果呢?

我們以韓劇《金牌救援:Stove League》裡的金牌教練白勝秀為例,每次吃飯時,他都要拍一張餐點照片傳給媽媽,讓媽媽知道他有好好吃飯,請媽媽安心。原本吃飯這件「例行性」的事項,因為加入了孝心,讓每次吃飯都展現出不同的「可交付成果」(不同的餐點照片,並讓媽媽每次都安心)。

看書也可以加入這樣的行動,平常我們看完一本書,會總結一個對這本書的理解或概念,如果把所看的書籍內容,整理成一張張的「心智圖」,不僅可以釐清自己吸收的程度,還有了具體的「可交付成果」。
經過了一段時間,某天我們不經意地回顧自己累積下來的可交付成果時(無論是經驗學習或是學習紀錄),會突然發現,其實自己在處理這些例行性事務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已留下了許多足跡。

所以,有機會不妨在「例行性」的事項中,加入一點點「專案管理思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