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在探訪記憶 專屬《老派少女購物路線》時空
#洪愛珠
# 《老派少女購物路線》
# 〈吃麵的兆頭〉
# 切仔麵
# 蘆洲湧蓮寺

責任編輯 王婕秋
家中長輩都有自己專屬的購物路線,無論是從水果攤出發從蔬果攤結束,還是從肉舖開始從魚攤結束。看似毫無規劃的路線,其實已經計算完家中冰箱庫存或是祭拜時間後,來決定購物行程的路途與重量,也隨著長輩們的步伐可看出生活的樣貌。
《老派少女購物路線》訴說著作者家中三代對於「食」的共同回憶,從食物回憶相處的時光,讀者透過各章介紹重新認識或察覺料理的美好。
作者、書籍介紹
洪愛珠本職非為作家,倫敦藝術大學畢業後從事工作為平面設計。開始寫作是從母親生病後,透過寫作紓發情緒,直到母親過世後才開始大量撰寫文章。藉由撰寫回憶著母親、外婆做菜時的心情與感受。
在〈吃麵的兆頭〉的篇章中,作者帶著男子吃麵,同時介紹蘆洲切仔麵的歷史。蘆洲為切仔麵專賣店密度最高的區域,當本地人想吃麵時,若看到熟識的店公休,走到另外一家即可。年幼時吃得是與家族的回憶,便開始進入與外公喜愛的大廟口切仔麵回憶裡。
此外,作者撰寫〈吃麵的兆頭〉時,一週內都反覆吃著切仔麵,搭配當場感受與想法,再匯集成文字記錄下來,讓切仔麵能躍入讀者的視野。作者也透過手繪的書籍封面、自行設計內文編排,把他的想法與理念完整傳遞給讀者。
個人觀點分享
從作者描述中,逐漸建構出進入作者回憶中想像與味道,彷彿讀者也經歷著相同感受與回憶;閱覽一行又一行字時,這道菜就在讀者腦中呈現、享用。其實閱讀就與108課綱中的高中走讀課程相似,透過文本傳達的訊息、線索實際執行,延伸出自我對特定地區的感情與記憶。
閱讀完《老派少女購物路線》,勾起了好奇心,便實際走訪蘆洲湧蓮寺周遭,並品嚐兩家書中所述的切仔麵,感受書籍、地區與自己所產生的共鳴,大家也不妨嘗試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