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因小失大!破窗效應如何破解?三種方式改善沒有自覺的壞習慣
#破窗效應
# 犯罪學
# 壞習慣
# 積極
# 守時
# 拖延症
責任編輯 方語真
在學校、生活或職場上,是否有曾聽過「破窗效應」呢?該理論其實是出自於犯罪學,由James Q. Wilson與George L. Kelling 所提出,他們以一棟有多扇窗戶的建築物為例,若建築物其中一扇的窗戶被打破,住戶卻未及時修復,則在數日後就會發現有更多窗戶被打破,說不定還會有人開始在牆上塗鴉,造成建築物的外觀毀損殆盡。
這會產生什麼影響?建築物的住戶會感到不安擔心自身的生命安全,整體社區治安也會變差,甚至還會有其他犯罪份子選擇在這社區犯罪,最終讓社區犯罪數量不斷上漲,居民全都搬遷離開。此效應更被美國紐約交通警局拿來當作降低犯罪率的手法之一,當時紐約地鐵犯罪率居高不下,交通局長則以破窗效應作為對策,嚴格抓取紐約地鐵的逃票者,最終結果顯示,地鐵犯罪率逐月下降,甚至過程中緝捕的逃票者,20人中就有1人帶著凶器,且7名逃票者中就有1位被通緝的犯罪嫌疑人。
再以日常生活舉例,民眾在夜市逛街時,若發現該夜市沒有裝設垃圾桶,仍能保持乾淨整潔的環境,多半自己也會將吃完的垃圾帶回家,或另外走到有垃圾桶的地區丟棄。但若是在逛街時發現地上髒亂不堪,甚至有人在未營業的店門口堆積一包包的垃圾,通常逛完街再經過時,就會發覺有更多的垃圾擺放一塊,使整體環境愈發髒亂不堪。
而換做是校園場所,也能從廁所環境中看見相同效果。打掃很乾淨的廁所,多數使用者就會盡量避免弄髒地板,並將使用過的衛生紙準確投入垃圾桶內,相較沒有好好打掃或維持的廁所,可能不到一天,地上累積的垃圾量就會比先前多上一倍。
至於身處於社會職場,如果常看見有人不遵守公司規範,卻沒有受到上級的勸戒或懲處,或許會察覺身邊有其他同仁紛紛效仿,大家開始去尋找公司規定中的灰色地帶,最後一件看似無關緊要的小事,卻如同滾雪球般越滾越大,最終釀成巨大災禍,好比是全體同仁都受到嚴懲也說不定。
為了防止上述各種狀況,首先就是杜絕自己成為團隊的安全隱憂,從修正自身習慣開始,以下提供三個可進行改善的方向,藉由這三種方向培養主動積極的好習慣,只要先修繕一扇窗戶,剩餘的破窗也會逐漸有人修復,最終促使整個周遭環境都能變得良好有秩序。
1.養成守時好習慣
除了無法避免的突發狀況,倘若有慣性遲到的小毛病可要注意了。現代人步調快速,就連三十秒的廣告都常常不願等待,如果還在覺得只是三、五分鐘,不是什麼大問題,可要小心你消磨的也許是他人對你的善意跟耐心。最好的方式就是提早出門,不要壓底線才抵達,否則你會發現只有自己最常說出因為遇到塞車、車次剛好錯過、迷路等理由,最後在重要場合因遲到錯失機會。
2.今日事,今日畢
雖說今日事今日畢要完全辦到需要一定的毅力與決心,建議可以先從具體的時間規劃做起,拒絕現代人最常出現的拖延症。在接到指派任務時,就馬上訂好要完成的日期,此時請不要將時間抓的太硬,而是要充分考量自己平時的作業時間,重點在於不要養成將期限不斷往後延的毛病,好比是算好時間要六點起床,卻訂了四點的鬧鐘,鬧鐘響起手也不斷按下延遲,最終導致都中午了才從床上驚醒。記下應完成的時間後,可以將任務分成幾個細項,規定自己每幾天只須完成幾分之幾,不僅壓力變得較小,在做事時也會比較願意主動執行。
3.注意自身穿著打扮
談及穿著打扮大家心中都會有一個理想樣貌,但並非要迎合他人的打扮才叫注重。所謂的注重穿著,第一守則就是要保持乾淨整潔,不會散發異味更不會讓人覺得自己蓬頭垢面。當然,倘若穿著有自身的風格也不錯,能使人印象深刻,不過若是在不熟悉的場合或聚會,也可以因場合性質有所不同,維持自身的良好形象。
三種方向你都掌握了嗎?或許你正是維持優良環境的重要一員喔!
想進一步了解「破窗效應」?請點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