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人口老化加劇 臺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
#扶養比
# 人口老化
# 高齡社會
# 超高齡社會
# 少子化
# 老年人
# 青壯年

責任編輯 王婕秋
新的一年除了有很多新的期望外,同時也要面臨加劇的人口老化。隨著人類越趨文明,醫療越發進步,人們也更加長壽;但反之臺灣人民越來越晚婚或不婚,擔心家庭與事業無法兼顧,再者因不停上漲的物價,導致許多適婚人士害怕負擔不起孩童費用,諸多因素導致生育率一直不見起色。而以上高齡化、少子化兩者相輔相成,也影響到了扶養比,越來越高的扶養比讓從事勞動生產的人口有更多的壓力要背負。
無法避免的難題
臺灣早在1993年即成為高齡化社會,而國家發展委員會推估臺灣將於2025年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速度之快僅次於南韓。根據國際上的定義,當65歲以上人口佔總人口比率達7%稱之為高齡化社會,14%時稱為高齡社會,20%則稱為超高齡社會。臺灣歷時25年轉為高齡社會,但按照推估僅短短7年就轉成超高齡社會,其轉變速度之快不到10年。
我國政府雖有提供許多補助鼓勵民眾生育,但臺灣整個社會體系仍受到多方衝擊。少子化導致整個K12教育體系將面臨招不到生要倒閉的危機、高齡化促使公共場所、大眾交通運輸需增加無障礙設施和措施、65歲以上年長者因無子女扶養而要自行養活自己等多種問題接踵而來。
及早未雨綢繆
相較於臺灣,南韓超高齡社會之問題更是迫在眉睫,有當地政府因而增加年長者的工作職缺,並運用一些福利制度提高年長者工作意願,讓年長者再度體會事業第二春;且因年長福利金日益漸增政府也計劃將老年人口的歲數從基準65歲慢慢提升,這些應變新改革也將成為未來臺灣的參考借鏡,面臨這些必定到來的危機,大家也應該好好思考未來並提前做好分內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