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升學專區素養面面觀108課綱概論英文素養力職業試探
精選文章
全球化世代 能不能不學英語?不可不知的2030雙語國家政策
#雙語國家
# 學英語
# 學英文
# 2030雙語國家
# 全球化
更新時間   2025-04-23
瀏覽量   779
作者    龎詩潔
責任編輯    李佳綺
「2030雙語國家」一詞在2017年底出現,什麼是雙語國家?今天就要帶你好好認識。

2030雙語國家政策發展藍圖在2018年12月發布後,讓此政策正式的有了具體的作法。

因應網際網路與全球化的快速發展,人們越來越需要擁有國際觀、國際視野。要如何以足夠開闊的眼界,規劃長遠將來、提升自我能力甚至提高國家競爭力?擁有語言溝通力即是理解國外資訊的最直接方法。
從小的認知中,老師、父母親總是耳提面命的叮嚀我們要好好學習英語,希望我們能提早接觸並訓練英語的聽、說、讀、寫。
英語是國際指定的官方語言,也是世界上最被廣泛使用的語言,因此在此趨勢下,英語即是全球化的一項關鍵要點。如何讓學習英語之風氣在國人之間蔓延開來,便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 為什麼從小就有英文課?
許多學生一定有此疑問,為什麼我連中文都還未學習成熟就要學習英語呢?
家長的初心都是盼望家中寶貝能贏在起跑點,畢竟英語是國際語言,且臺灣的產業趨勢和國際越趨緊密,很多企業都會要求員工要有英語能力,其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不言而喻。
但首先,語言的學習是非常需要環境的,也就是說生活中能夠常常使用,這樣才能讓語言學習更富有涵義。而早些接觸外語,也能讓孩子知道生活環境中有其他的語言,以多元視角去看待生活。

  • 其實早在20年前就有英語計畫了!
近年來對於雙語課程相關的推動實施可說是處處能見,時常在國高中校門外看見雙語學校的旗幟;但你知道其實90年代的台灣,就已經開始推動相關英語計畫嗎?讓我們一同來認識一下!
民國90年代開始推動相關的英語計畫:
民國91-96年「營造英語生活環境建設計畫」
民國97-98年「營造國際生活環境建設計畫」
民國99-101年「提升國人英語力建設計畫」
過去的英語相關政策和建設緊緊地綁在一起,為了推動臺灣的觀光產業便連帶的雙語化推動,多在硬體設備上呈現,其成效十分不錯。而現如今推動全民學習英語增加軟實力,由內而外的推動更能讓全球化落實的更加深層。
臺灣一直以來沒有官方語言,陸陸續續有許多人建議政府能夠將英文訂定為第二官方語言,也有相關民調顯示約有快九成的臺灣民眾支持將英語列為第二官方語言以及支持設立雙語班。
直至2018年底,政府推出「2030雙語國家政策發展藍圖」,其願景為將2030年視為目標,讓臺灣成為雙語國家。其推動理念為
1.從需求方全面強化國人英語力
2.以數位科技縮短城鄉資源差距
3.兼顧雙語政策及母語文化發展
4.打造年輕世代的人才競逐優勢


  • 雙語國家「兩大力」 ,你是否有感受到?
藍圖的兩大目標
1.「提升國家競爭力」:提供人民優質的工作機會,促進經濟發展
2.「厚植國人英語力」:全面強化民眾在英語,聽、說、讀、寫上的軟實力
 
以上兩大力,你有沒有親身體驗到其政策的落實呢?好好為自己的英語聽、說、讀、寫打個分吧!


  • 如何提升自我英語力
學習外語是現在也是未來的趨勢,學英語一齊從日常做起!

日常:
除了每天背單字以外,推薦每天看一篇、聽一篇英語報導、廣播,又或者聽西洋音樂及歐美戲劇,常聽常接觸培養良好的語感、語調。

學校:
多利用學校之資源。學校會開設雙語實驗班、姊妹校交換、英語比賽、英語公演,再加上臺美雙聯學制及美國大學先修課程(AP)等,主動積極的去參與、爭取這些接觸英語的機會。

未來:
"It's better to see something once than to hear about it a thousand times."(百聞不如一見)
若一切能力許可,有機會能出國打工旅遊或在國外工作,除了訓練英語能力外,增進自己的國際視野,認識一些外國朋友,讓英語融入你的生活中!

提升自我英語能力的同時若想測試一下自己的英語能力,也可以利用國際的英語檢定,如全民英檢(GEPT)或多益(TOEIC),還能順便達成未來的大學畢業門檻。
許多大學有跨國姊妹校的合作計畫,提供半年、一年的交換學生機會,更有不少大學的學長姐選擇「雙聯學制」——通過申請後在國內及國外學校就讀,畢業時就能取得國內外雙學位。
若未來有到美加、歐洲留遊學,或是參與雙聯學制的計畫,托福(TOEFL iBT)、雅思(IELTS)等,更是你必備的英語檢定考試。

全民整體的英語力風氣,從你從我之間開始,一同邁開國際化步伐,一起達成2030雙語臺灣。


                     養成3大好習慣一起K.O.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