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必看—10個108課綱的快問快答
#108課綱
# 素養導向
# 素養導向懶人包
# 108課綱懶人包
# 十二年國教懶人包

責任編輯 方語真
許多人敲碗的108課綱懶人包終於來了,捨去冗長的文字,我們將最多家長好奇的10個問題列出來做成懶人包!家裡有正值108課綱孩子的家長必看!
➤為甚麼教育部要實施新課綱,以前的課綱不適用嗎?
在未來,是AI學習、工業4.0、大數據分析的世界,如果只是了解知識,但無法剖析及解決新問題,怕的是孩子跟不上這樣快速轉變的時代。因此以成就每一位孩子「適性揚才」及培育「終身學習者」為願景,實施教育改革。
➤甚麼是「自動好」?
係指「自發、互動、共好」三者合一的概念。
自發:培養孩子自動自發的習慣。
互動:培養與他人有良好溝通及互動、尊重個體,實現不論是個體還是團體,都能適應良好的孩子。
共好:讓孩子瞭解這個社會的力量需要團體合作並共好、參與社會行動讓世界更美好。
➤「素養」的定義是甚麼?
國家教育研究院之《核心素養發展手冊》將素養定義為:「一種能夠成功回應個人或社會的生活需求,包括使用知識、認知與技能的能力,以及態度、情意、價值與動機等。」
➤那「核心素養」是甚麼呢?
國家教育研究院之《核心素養發展手冊》將其定義為:「一個人為適應現在生活及未來挑戰,所應具備的是能力與態度。」除了注重學科知識,也要能夠將知識連結並且跨領域的結合,才是真正的學以致用。
➤新課綱(108課綱)與舊課綱(九年一貫)理念差異為何?
九年一貫重視的是知識的建立,不過108課綱不僅延續了知識技能教育,並且將「培養孩子擁有終身學習者精神」視為重要的理念。
➤老師的角色是甚麼呢?
在中國古今的教育制度,大多是以老師為中心,向下傳授知識及技藝,而素養導向則是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成為對學習負責任的對象,在生涯中自己決定如何學習、為何學習及為誰學習。所以老師由知識的上游端改為「自動好」的引導者。相較以往告訴學生「怎麼做」,更強調在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
➤那「素養」要怎麼評量呢?
可分為紙本評量、課程評量及學習歷程評量,紙本評量上的改動會是結合不同領域的「素養題」(亦即不能使用單科知識就能解出的題目);課程評量則是在高中增設部定必修—「探究與實作」;高中升大學的備審評量則是「學習歷程」的設計,紀錄著重在學生的反思、過程及成果。
➤那素養導向的命題方向是甚麼?
在素養導向的考試命題裡,其偏好設定一個模擬情境(可為實際生活情境、或學術研究情境),並且在出題範疇跨足不同學科,例如閱讀素養(長文閱讀)、邏輯推論、圖表判讀等能力。例圖為110國文科試題,題目可見結合了國際食安議題,但其考驗的是內文的閱讀力。
(圖為110年國中會考試卷)
➤素養導向的試題會不會很難?
素養導向試題的閱讀量、訊息量相較以往的題目大幅增加,除了不同領域的知識豐富度,學生的「閱讀素養」也是需要強化的能力之一。藉由時常閱讀不同類型的文本、表格、圖表或圖像,累積擷取重要訊息的經驗、邏輯思考及將文字概念化的能力,將會是解素養題重要的其中一步驟。故「閱讀素養」可說是素養中的素養。
➤培養素養跟學習學術知識,哪一個比較重要?
一樣重要。擁有學術知識並經過吸收思考及轉化,進而才會淬鍊出一個人的素養。重視素養不代表要捨棄學術知識,而是強調知識要能「被應用」。所以兩者是共同存在且同樣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