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升學專區素養面面觀108課綱概論英文素養力職業試探
精選文章
不必補習的素養教育 三步驟改善孩子學習力
#核心素養
# 108課綱
# 家庭教育
# 終身學習
# 補習
# 怎麼教孩子
更新時間   2025-04-23
瀏覽量   872
作者    廖亭雅
責任編輯    田倗聿
課綱改革摸不著頭緒?素養考題種類太多,不知從何學起?連各校老師都還在摸索調適的階段,你真的放心將孩子交給補習班?更何況,傳統補習班採用的大量猜題及背誦模式,對於新課綱的素養命題根本沒有優勢,與其讓孩子「補」素養,不如讓他們徹底「懂」素養!

以下簡單三步驟,讓你教導孩子正確觀念,改善他們的學習模式,成為一位終身學習者。

步驟:「知」素養
社會及世界正快速地改變,知識量每日都在增加,而吸收的來源越來越廣泛,從書籍到報章雜誌與電視,爾後又延伸至網媒及影音平台,每個人都在使用自己慣用的模式去學習新知,如果你覺得孩子不愛學習,那是因為還沒找到合適的方法。

108課綱規劃的教育藍圖,是希望學生能透過多面向的學習,培養應對生活的能力,進而建立良好的學習態度,達到終身學習者的概念。如今,學校改變舊有的教學模式,轉而用生活題材帶入課題,家長應掌握孩子是否有正確吸收課堂知識。透過詢問「今天課上的如何?」、「有特別喜歡或印象深刻的課嗎?為什麼?」等簡易問答,觀察孩子對課程的喜愛度,或是回答中有特別針對哪種科目類別或教學模式,進而追問是喜歡有搭配影音還是課堂團體活動等。這些問答能增加你與孩子的互動,還能展現你對他的學習有充分的好奇心與關懷,並記得針對孩子喜愛的部分給予鼓勵,讓孩子不逃避互動學習。

步驟:「學」素養
改革剛開始總會讓人無所適從,且對素養抱持懷疑的態度,不曉得素養或是素養考題是否能真的對孩子未來產生幫助。父母親要清楚,每個孩子都是個別的獨特個體,在學習成長的過程中,必須考量到孩子在情緒、身體、社會及心智等不同面向,為完善他們的認知發展、情意陶冶及技能養成,素養課程改革已是必然,更是許多教育大國如:芬蘭、瑞典、法國、新加坡等都已領先實施的教育轉捩點。

除了學校會以核心素養去推展課程及教學,培養孩子的學習動機及自主學習能力以外,老師也會在課程中加入團隊合作、分組學習、社群經營與社會經營等主題,讓學生除了能增加基本知識能力外,還能從學習過程中培養面對事情的能力與態度,達到真正的知識活用。

那家長又該如何做呢?與其買大量相關書籍逼自己或孩子閱讀,家長可以隨意挑選一本書籍、一部電影、一齣影集等,從孩子與你的共同興趣著手,鍛鍊孩子閱讀力的同時,增進家人間的互動與情感交流,去談論故事中的情節、作者寫作或影視背後要傳達的意涵,不要將這當作成一個任務,而是定期溫馨的家庭互動,萬事起頭難,不如先從十分鐘短影片著手吧!

步驟:「行」素養
教育的目的從來不在於提升社會競爭力,而是成就每一個孩子,達到「適性揚才、終身學習」的願景,但這並不表示就該捨棄社會競爭力,只是應當將競爭力視為教育的「成果」,而非作為教育的「初衷」,現今素養所帶來的轉變,不僅讓學校能針對學生去改革教育方針,也讓家長能更深入孩子的學習過程,藉由兩方的變化進而提升孩子的學習興趣與終身學習能力。等到他們逐漸懂得自主學習、吸收新知、主動探究後,自然就能擁有競爭力,還能同在學習之路上獲得成就與快樂。

其實,素養亦是家庭教育的延伸,家庭、學校、社會只是輔助孩子成長的媒介,教會孩子應有的知識、能力與態度,為得就是讓他們在面對人生課題時,懂得利用所學及專長,找到得以一展長才的地方。而再多的教科書,也不如家長的以身作則。

素養考題與舊有考題最大的不同,就是加入了情境式的題目,答案不再制式化,每一個題目背後都是老師們絞盡腦汁去構思的情境;家長們卻不同,你可以利用生活會遇到的問題,讓孩子理解每個選擇背後的邏輯思維,站在最貼近孩子的距離教導他們,好比如何挑選電視節目、評論一幅畫的美感、明白垃圾不落地的環保概念或是網路科技為生活帶來什麼變化等,全都是能與孩子溝通、談論的話題。久而久之,孩子的內心自然也深植了「自發」、「互動」及「共好」三大理念,實踐最完善的教育。


懶人包三步驟再複習!
1.透過發問,了解孩子的學習狀況,從中找出適合他的科目與專長,確定學習目標與規劃。
2.藉由彼此共同喜愛的書籍、影視或繪本,彼此聚在一起討論,可發展成定期的家庭活動。
3.運用生活上的每一個選擇,親身教導孩子去理解背後的思維,訓練邏輯與自主探索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