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養育小孩很困擾?
-對於孩子,你想要給他的教育是甚麼?
養育孩子,對於許多父母而言,是個甜蜜卻又沉重的負擔。小孩應該如何「教養」?想必許多父母對這個問題皆感到困擾,這個問題是否能夠歸結出一個答案。事實上,它不僅沒有標準答案,也甚至是沒有所謂的「答案」。
我們先來談談「教育」這件事,因為時代的變遷,教育的樣貌已與以往有不同。從填鴨式教育到啟發式教學,到最新的108課綱的素養題材,反映了大家對教育的期待已經不同以往。
從「小孩考高分就好」,到現在的素養導向教學(自主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的變化提醒了我們教育與學習真正的意義,不僅代表著以往面對考試的死讀書方法已經無效,也意味著現在的教育更像真正的教育。
教育,在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的定義為:教導培育,而教這個字意義更是為傳授,育的定義則為培養成長。中文博大精深的內涵已經道盡教育的意思-教導培育學子,而使之成長。
在此整理出幾點對孩子學習的定義,來幫助找到他想要的目標:
一、學習的目的
假設一個孩子非常喜歡音樂,夢想要當一個鋼琴老師,所以他想學習鋼琴。這時候去要求他換上泳裝,跳入水池,拼命划水。他有可能學好游泳甚至當教練嗎?在讓孩子學習事物之前,不妨問問他想學甚麼東西。藉此找到孩子的方向,更可以給予確定感。
二、學習的環境及素材
孩子想要學鋼琴,家長可以提供甚麼資源嗎?能否能讓孩子去上鋼琴課,或是可以讓小孩參加音樂營隊。不論用甚麼方式讓孩子向目標更進一步,都是個不錯的方法。
三、幫助孩子渡過煎熬時期
也許為了準備課業,孩子在進展上已經卡關了,家長能做些甚麼?也許對鋼琴是一竅不通,但是可以陪著孩子,跟孩子聊聊,他當初學此門科目的目的是甚麼。要弄懂一個科目及領域,始終是自己本身的學習態度為主要影響。幫助孩子並釐清目標,並不需要多餘的責罵或是督促,還可能導致反效果。
四、陪著孩子學習
這也許是最難以理解也最難達到的事情了。就學時期讀了這麼多書,現在忙碌於工作,表現得不錯,經濟沒有太大壓力,還需要學甚麼嗎?當然有需要。實現素養的最終成果是一個自主學習的人,如果孩子學習上有困難,不妨想辦法一起解決,自己獲得新的了解也實現終身學習素養。成為好榜樣,孩子自然會向你學習。
教育與學習已不是進展緩慢的狀態,隨著資訊爆炸的時代,產業鏈的效率及運轉速度激增,以往可以五年不更新無所謂,現在一年就可以有很大的改變了,先學著讓孩子自主學習,也是家長的一堂素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