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升學專區素養面面觀108課綱概論英文素養力職業試探
精選文章
如何寫一篇好作文?從經典名著中培養修辭軟實力
#作文
# 修辭
# 寫作
# 國文
# 學習
# 素養
更新時間   2025-03-31
瀏覽量   112
作者    張開懷
責任編輯    張開懷

  作文是國中學生的會考測驗科目之一,也是令許多人苦惱的一門必修課。有些科目如理化、數學等,屬於嚴加修讀就能學會的「硬實力」,但寫一篇文情並茂的文章,不是單純的背誦就可以學會的。更多時候,作文考驗了學生日積月累的文學素養,屬於一項「軟實力」。作文也是會考考題中答題形式最不一樣的,平時學生們大量練習各種歷屆模擬考題,能熟知各科目的考點,然而當作文題目呈現在學生眼前、要學生自由發揮的時候,常令學生腦中一片空白,不知道要從何下筆,或深怕自己的文采不佳。其實,寫一篇好的作文,也是有技巧的。大多時候,一篇好的文章除了要有清晰的邏輯與明確的架構外,能不能將「修辭」技巧融入自己的論述中,也是決定一篇文章好壞的關鍵因素。以下將說明修辭的概念,並列舉一些世界名著中修辭使用的範例,希望可以幫助觀看這篇文章的讀者。

 

一、 修辭的定義

  「修辭」什麼?當我們在寫文章的時候,為了深化描述人、事、地、物時,可以使用的技巧,目的是為了傳達作者獨具的情思,強化讀者對文章的感受與理解力。

1.陳望道〈修辭學發凡〉:「修辭原是達意傳情的手段,主要的為意與情,修辭不過是調整語辭使達意傳情能夠適切的一種努力。」

2.黃慶萱〈修辭學〉:「修辭學是研究如何調整語文表意的方法,設計語文優美的形式,使精確而生動地表出說者或作者的意象,期能引起讀者之共鳴的 一種藝術。」

3.陳介白〈修辭學講話〉:「修辭學是研究文辭之如何精美的表出作者豐富的情思,以激動讀者情思的一種學術。」

  所以說,修辭的運用可以大幅增加一篇文章的深度與藝術性。是文章能否打動讀者觀點與感受的一項特殊技巧。

 

二、修辭的運用

(一)激發讀者想像、提升文章藝術性

  經典名著中,可時常看見修辭的使用,這些修辭能夠為文章增添更多的色彩,也能將抽象的畫面描述出來,提供讀者對文章的想像空間。例如:

1.李煜〈虞美人〉:「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解析:將心中的憂愁描述成「一江春水」,即是把抽象的情感用具象的畫面描述,使讀者能夠想像並理解作者想傳達的意涵。

2.徐志摩〈再別康橋〉:「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

解析:將普通的告別情景,描繪得更有意義與色彩,賦予文字特殊的情感。

3.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解析:生動的描繪過去的歷史,使歷史場景更富有畫面感,激發讀者的想像。

4.三島由紀夫〈金閣寺〉:「從這裡看不見金閣的形狀。只見滾滾的濃煙和沖天的焰火。樹叢間飛舞著無數的火星。金閣上空就像灑滿了金沙。」

解析:以「金沙」一詞同時描繪了金閣寺與火焰的意象,展現出「美麗之物被大火焚燒」的抽象美感。

5.雷馬克〈西線無戰事〉:「當風吹向我們時,也吹來一股血腥味,既濃烈,又帶著令人反感的甜膩。這股死人味兒就像混合著麻醉劑和腐爛味,從彈坑飄出來,叫人噁心,直想嘔吐。」

解析:作者將其親身經歷的深刻感受,以真實且常人熟悉的事物形來容,例如以「混合著麻醉劑和腐爛味」來形容嗅覺上的感受,使讀者可以藉物想像。

(二)表達思想與價值觀、激發讀者思考

  名著當中,也有許多深刻意涵的句子,這些句子通常使用隱喻的方式,傳達作者的思想與價值觀。例如:

1.杜甫〈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解析:以朱門、酒肉等富有人家的意象,對比路邊凍死的可憐人,帶出作者對「貧富差距」一事的觀察,激發讀者內心對社會議題的探討。

2.〈論語.公冶長〉:「宰予晝寢,子(孔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

解析:以「朽木」與「糞土之牆」來形容一個人愚昧的無可救藥,教導與勸戒都改變不了他。

3.海明威〈老人與海〉:「你殺死它是為了自尊心,因為你是個漁夫。它活著的時候你愛它,它死了你還是愛它。如果你愛它,殺死它就不是罪。也許是更大的罪吧?」

解析:藉漁夫的思維與人生觀,闡述作者傳遞的精神與價值觀。

4.歐威爾〈1984〉:「誰控制過去就控制未來,誰控制現在就控制過去。」

解析:以一種對比且帶有諷刺感的形容方式,表達作者對於政治、社會結構的理解與質問。

5.雷馬克〈西線無戰事〉:「我們已不再年少。我們不再想征服世界。我們是逃兵。我們既逃避自己,又逃避生活。我們才十八歲,剛開始熱愛世界,熱愛生活,卻不得不對這一切開砲。第一顆榴彈,第一次攻擊射向了我們的心臟。我們與行動、追求和進步斷絕了關係。我們再不相信這一切:我們只相信戰爭。」

解析:藉一名士兵的親生經歷,帶出作者對於戰爭的厭惡與反感。

 

三、學習使用修辭有什麼好處?

1.修辭是國文科的一項必修內容,用於解讀每一篇文學作品背後的涵義。換而言之,對於考題文章中修辭的判讀能力,及作文測驗中修辭技巧的使用,學生們應該要多加練習。

2.將修辭技巧用於自己的論述中,不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更重要的是從文章撰寫的鍛鍊中,學習強化文章對讀者的說服力,並從中領略溝通與文案的技巧,未來不論踏入任何學科、職場,修辭都是不可或缺的基礎能力。

 

四、結論:如何增進寫作技巧

  筆者提供的範例不過是冰山一角,閱讀更多的世界名著,能夠看到各式各樣的修辭用法。而且,修辭的使用並不是模板化的使用即可,使用修辭乃是為了表達作者獨具的情思,然而要如何學習使用修辭技巧,以下提供一些方法:

1.養成閱讀長篇文章的習慣,不論是中西方文學作品、報章雜誌、甚至漫畫,都可以嘗試從中細細品味文句上的修辭,並反思這些修辭是如何被使用,以及作者背後想傳達的寓意。

2.現代網路科技發達,學生們能夠從中快速獲得大量資訊。然而花費過多時間瀏覽無營養價值、簡短的網路資訊,容易導致使用者養成快速閱讀的習慣,減少閱讀長篇文章的能力,更不能慢慢品鑑文學作品中的優美詞藻。因此,減少每日閱讀繁瑣資訊的時間,專注於閱讀一篇完整的文章,可以增進學生的文學實力。

3.多多練習寫作,不論是撰寫日記、讀書心得或者網路論壇,實際的寫作經驗能讓學生更習慣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情思,進而增加寫作測驗時的臨場反應能力。

  希望這些方法能幫助到為寫作而煩惱的學生們,得到學習的方向。正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從文學作品中領略前人的巧思與智慧,是有效學習的不二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