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升學專區素養面面觀108課綱概論英文素養力職業試探
精選文章
數乙要恢復了?111年分科測驗改了這些!考生請做好這三種準備
#分科測驗
# 指考
# 學測
# 60級分
# 0.1級距
# 數乙復考
更新時間   2025-04-23
瀏覽量   2,063
作者    廖亭雅
責任編輯    李佳綺

分科測驗其實跟指考沒有太大差別?說好的級距0.1%,確定變回1%?原先取消的數乙科目,結果明年將要回歸?身為108課綱的第一屆考生,應該要知道的訊息究竟有哪些,就讓恆素養一次剖析、整理,用最短的時間理解這兩年在家長、教師及考生面臨的所有變化!

指考跟分科測驗差在哪?
2021年,指考迎來了最終尾聲。自2002年聯考廢除後,指考實施至今已有20個年頭,原先是教育部為了減輕學生壓力並配合多元入學方案來實施的制度,但將於2022年被分科測驗所取代,不過本質並未有太大的改變,其主要目的都是為了讓學校能透過考試測驗,了解學生所具備的學科能力,且深入了解每位學生的專才所在。

1.國英數乙都不考!分科測驗剩7科
指考科目共10科,分別為:國文、英文、數甲、數乙、歷史、地理、公民、物理、化學、生物,學生可以採自由選考。分科測驗則只有7科:數甲、歷史、地理、公民、物理、化學、生物,減少的科目為:國文、英文、數乙。

2. 每科滿分60級分
指考分數規範為單科滿分100分的分數制,到了分科測驗則改為一科最高60級分的級分制。

3. 考三天變兩天
因為減少了三個科目,所以考試天數也發生變化。原先需要三天進行指考,現在分科測驗則改為兩天。



備受爭論的問題是?

1.學測國英數考爆,直接重考+365?
對部分學生來說,選擇指考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學測發揮失常,無法選擇理想學校所幸想透過指考來扳回一城;其次則是在某些學科上能力優秀,利用指考較為深度的內容來彰顯優勢,一開始就選定要以指考決勝負。

而現在學測的國、英、數三科分數卻要沿用到分科測驗,等同前者即便在學測發揮失常,也無法在分科測驗上重新來過;至於後者,雖說仍然能在自然或社會科上突顯自己,但卻同時要準備學測跟分科測驗,須繃緊神經的時間被迫延伸,同時影響學生的耐力與壓力承受度。

尤其今年學測分數公布後,數A考題因難度較高,導致滿分未達800人(數A報考人數約8萬人),學生不僅在志願選填上無所適從,甚至還要擔心是否有自然組學生會利用數B來報名文組科系,種種因素都促使招聯會決議將數乙再納入分科測驗中,但並不會再今年實施,避免影響今年考生的權益。

2.級距維持前1%!避免級分集體大退步
指考透過分數呈現學生的成績差異,分科測驗則比照學測成績計算方式。學測計分方式是將各科區分1至15級分,再將前1%的考生成績除以15作為級距;而分科測驗是把各科區分為1至60級分,但同樣以各科前1%學生平均分數作為級距基準。

此標準卻引來各界討論,主因在於究竟要以前1%的學生作為標準,還是以前0.1%的學生來作為基準呢?自2021年起,國教盟就曾直指,分科測驗應以前0.1%來計算,才能區分考生程度,並讓學生的努力有明確收穫。

期間,大學招聯會也召開多次會議,在2021年10月就傳出會以0.1%為基準,爾後又表示仍再討論,不斷改動的制度促使部分家長感到不安,擔憂會影響這屆準備上考場的學生,期望招聯會能盡速定案,所幸在2022年2月25日招聯會正式公告,將維持前1%的決策,以利各管道成績計算的公平與一致性。

3.111年分科測驗考生是白老鼠嗎?我該怎麼辦?
從上述來看,其實不難發現不管是什麼樣的決策都必有兩種不同的立場,共同點則是都在盡心為學生的權益著想,不希望考試成為學生的負擔,並希望透過測驗能讓學生展現自己的優勢,而非單單被考試綁架,這才是108課綱所要展現的核心。

無論是考試制度或考題,甚至是為配合素養而改變的教學模式,都是此次108課綱的改革主軸,但改革勢必會迎來磨合期的苦痛,作為第一線接觸的師生與家長,除了多方採集資訊外,也可以去評估究竟以什麼樣的方式才能盡速適應新課綱的變革,最重要的是不要灰心。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111年分科測驗考生該如何是好?
1. 提早決定理想分發校系,以提升理想校系的採計科目級分為目標。
2. 若未來必須準時畢業,先進入大學再利用轉學考進入理想學校,不失為一個Plan B。建議同步了解大學轉學考的考試機制(包含暑轉、寒轉的考試資格)。
3. 最悲觀的打算先做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命運及人生節奏,我們應該理性判斷所有情勢,如果考試分數真的不盡理想,重考也是一個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