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升學專區素養面面觀108課綱概論英文素養力職業試探
精選文章
新舊課綱大比拼─素養導向教育是甚麼?
#九年一貫
# 新課綱
# 十二年國教
# 素養導向
# 教育
# 素養是甚麼
# 八大領域
# 素養八大領域
更新時間   2025-04-23
瀏覽量   2,414
作者    方語真
責任編輯    方語真
研議十年的十二年國教新課綱─108課綱,在2019年8月正式上路實施,這也意謂著「九年一貫」課綱將走入歷史,過去所重視的「能力指標」、「學科知識」,也轉變為「核心素養」,孩子未來將不只是培養能力及學習知識,而是如何將這兩者結合,同時運用在生活情境當中,成為個人的素養。
我們藉由國家教育研究院的比對資料來進一步說明,到底新課綱會帶給學生甚麼不同的改革,以及可能產生的影響。

課綱主旨及領域範疇比較表
 (資料來源:國家教育研究院)

 素養導向是甚麼呢?

課程理念的「素養導向」想必是許多家長最難以理解的地方,特別是如何能夠教出「有素養」的孩子,這部分的答案不僅抽象又廣泛。

「素養」這個詞簡單的定義是:知識、能力、態度三者的融合,在真實的生活中,我們不可能光靠單一知識即可處理所有問題,在複雜的問題裡,是需要把知識轉化成概念並且能在不同情況下適度使用。

舉例來說,以往的能力導向素養,目的在養成得到結果的能力,就好比一加一等於二,意義上是正確的,但如果孩子無法將一加一的能力應用在其他事物上,他可能會左右手各拿一顆蘋果,但無法告訴你:「我手上有兩顆蘋果」。

素養的意義就是「培養帶著走的能力」,將所學知識融入生活並解決問題,才能真正造就「可以解決問題的人」而非只是「可以解題的人」。

獨立出來的第八領域-科技領域

八大領域又是哪八大,以及多哪個領域呢?其實就是語文、數學、社會、自然科學、藝術、綜合活動、健康與體育、科技八項領域。科技以往是沒有單獨分隔出來,因應現代科技發展迅速,科技人才的重視,新課綱將科技單獨整理為一個領域,在這個領域裡孩子會碰到演算法、程式設計、系統平台等課程。

資訊科技其中強調「運算思維」(Computational Thinking),其意義並不只是寫寫程式、做得出軟體或者是修好一張圖片而已,而是進一步讓孩子了解程式試圖解決的問題其背後原理,在了解運算的邏輯後,讓孩子養成主動發現問題、了解問題、拆解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上述這個處理問題的循環,是培養孩子創造性思考、邏輯運算思維及批判性思考的基本,運算思維訓練也扮演了重要的地位,更能打造不被AI打敗的高競爭力人才。

素養導向教育不只安排了科技素養,未來我們會再根據彈性學習「節數」及19項議題來了解新的課綱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