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負責的旅行者-打造一趟與環境交心的永續旅遊吧!
#環保
# 旅遊
# 環境
# 碳足跡
# 生態

責任編輯 廖亭雅
現今環境議題浮出水面,氣候變遷、海洋垃圾、生態問題等等都關乎到生物的生存環境,不僅僅關乎台灣,更會影響全球。而結合環境議題,近年來永續旅遊逐漸風靡世界,以減少對於環境帶來的消耗與災害,那麼何謂永續旅遊?又該做些什麼才算永續旅遊呢?就讓我們來一探究竟吧
何謂永續旅遊
世界旅遊組織(UNWTO)是聯合國底下的機構,目的是要促進旅遊以發展經濟,此組織將永續觀光定義為:考慮社會、經濟、環境的衝擊後,滿足遊客、環境與當地社會的需求。
隨著經濟與全球化的發展,交通變得越來越方便,只要花個幾個小時、幾天的時間,就能到地球的另一端探索世界。但也因此造成了許多環保問題。如果不考慮環境的資源限額,也不在乎生態與環保的話,那麼當遊客超出負載量時容易造成破壞與汙染,最常見的有海洋汙染、森林垃圾、珊瑚礁景觀破壞等等。而這也是世界各國所必須顧慮的議題之一:如何在經濟成長與永續發展之間取得平衡。
聯合國將2017年定為「國際永續觀光發展年」,並且說明永續旅遊應該做到以下三件事情:
1.在維持生態之於保護自然遺產、生態多樣性
2.尊重並理解當地文化、社會與傳統
3.確保長期有效且可行的經濟運作,讓在地居民能夠擁有穩定收入以減少貧窮。
作為遊客該如何著手
永續發展不單單是政府的工作,作為遊客在旅遊時也能夠盡一份心力,達成所謂的永續旅遊。從聯合國的觀點來看,永續旅遊並不只是做好環境整潔而已,還包含經濟、人文、社會等內容,以下會列出身為遊客能夠達成永續旅遊的小撇步:
1.改變交通方式:飛航的碳足跡比起其他交通工具要來的高,所以在選擇旅遊的支持方式時可以利用火車、船隻來代替飛航。而在搭乘飛航時可尋找最短航線,避免中途轉機或是更改航班。而整趟旅程盡可能地考慮對於當地最永續的旅遊方式,根據目的地決定利用大眾運輸、腳踏車、走路等旅行都是不錯的選項。
2.避免使用塑膠製品:現今在生活中塑膠製品處處可見,但塑膠垃圾難以分解,對於海洋與土地都是嚴重破壞。所以從出門開始就要注意環保問題,以自備餐具、水壺來替代一次性的餐具與容器,並帶上環保袋,減少使用塑膠袋的機會,以此來達到碳足跡的減少。
3.避免購買野生動植物的產品:在旅遊途中,可能會看見一些商人販賣珍稀樹木或是名貴毛皮,如果我們作為觀光客購買,無意間就會增長走私野生動植物的市場,所以在觀光的過程中如果無法保障來源,請考慮拒絕這類產品。
4.隨手將垃圾帶走:疫情稍微歇緩之時,玉山在2021年8月開放單日往返玉山行程,但傳出有人貪圖方便隨意亂丟垃圾,造成環境的髒亂與破壞,所以如果旅行地點在戶外的話,不論是休息或是過夜,結束之後都應該將垃圾帶走,才能達到永續的目的。
5.支持在地產品:雖然在地的產品或紀念品,相對於其它地區不一定便宜,但是在當地購買反而能為當地人增加產值,避開中間運送與抽稅成本,以支持他們的平日生活。
6.選擇具有環保意識的方案與地點:在旅遊前,可以先調查旅行業者是否有永續發展的作法,或是有利當地居民、社會的方案。此外,選擇入宿點時也可以調查一下旅館或民宿是否有環保意識,例如會利用折扣方案鼓勵遊客攜帶環保用具。除此之外,也可以在旅遊中參與具有環保作為的活動,例如小琉球近年來舉辦淨灘活動,參與者可獲得「海灘貨幣」,拿著此貨幣就可以至島上享受折扣優惠。
成為綠色旅行者
除了上述的小琉球活動以外,台灣也有許多關於永續旅遊的景點,如北投圖書館利用太陽能發電,並且回收雨水作為灌溉與廁所用水的來源;位於南投的民宿「散步的雲」也利用雨水回收、風力、太陽能發電,以及與在地農民合作進貨蔬果以形成共生關係。看到這裡不知道你對於永續旅遊是不是有進一步理解呢?無論如何,在每一次的旅行中,好好地注意個人、環境、社會與文化之間的影響,並且朝著永續發展的理念前進,每個人都可以成為綠色的旅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