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閱讀策略 熟練拆解會考歷屆試題
#閱讀策略
# 會考歷屆試題
# 《國中素養解剖學閱讀素養策略指南》
# 後設認知
# 恆素養

責任編輯 廖亭雅
Z世代出身的國中學生,接收到的資訊較偏向短篇、破碎的訊息,文章、會考歷屆試題將越來越長,學生如何培養出閱讀策略的能力就顯得相當重要。閱讀策略是素養當中不可缺少的關鍵因素,任何學科、文章都需要透過閱讀來理解當中的意涵。
《國中素養解剖學閱讀素養策略指南》帶領學生面對越來越長篇文章與試題,讓學生能掌握各式類型的文章,策略分成三大文本表述、六種閱讀策略、五組思考模式。從使用技巧、口訣、考題運用方式拆解會考歷屆試題,進行閱讀策略的分析、判斷與反思。同學們習得書中各項策略後,在閱讀上可如魚得水並進入更加深入的思考範圍。
閱讀是影響思考邏輯深度的關鍵
吳清基部長指出:「閱讀是語言習得的重要部分。雖然語言並非是「決定」一個人的思考邏輯能力,卻是「影響」思考邏輯深度的關鍵。」,書籍內容說明閱讀策略中的技巧與方法。首先作者將閱讀比喻成美味的牛排同學化身為庖丁解牛的庖丁。
庖丁能精準下刀切割牛肉,是因熟知牛的身體構造、規律,經過一次又一次的鍛鍊,練就一身好刀工。找到對的閱讀方式持續鍛鍊,將閱讀事半功倍。書籍中詳述遇到記敘文、文言文、說明文等各項文本,利用4步驟達到閱讀策略的培育,分別為文本閱讀、思考模式、問題反思、問題解答,進而理解文章意境與背後代表之含意。作者林雯淑老師課堂運用多種策略教導學生學習,可在老師的FB國文好好玩社團進行深入學習。
後設認知與閱讀策略缺一不可
閱讀策略最迷人之處是藉著每位讀者不同的教育背景、成長環境等,能讓文本的詮釋更加多元。閱讀策略其實是後設認知的一類。「後設」所代表的是更高層級的意涵。後設認知較常對比在學習上,判斷一個人「對於認知的認知,對於理解的理解」。
藉由引導、詢問來達到有效的學習。生活當中存在與閱讀策略相關的推論。以「推論策略」舉例,推論策略是整合多種策論來進行推論的手段。如:觀看推理小說時,透過作者所提供的線索、情境判斷、相互連結,推敲出誰才是兇手。在觀看的過程中所進行的聯想、判斷皆是推論策略所包含的範疇。
素養近況、資訊統整都在恆素養
中華未來學校教育學會委託大碩教育出版《國中素養解剖學閱讀素養策略指南》書籍,大碩教育三年間持續關注素養相關議題,建立了恆素養官網平台,持續更新素養最新近況,提供給關心台灣教育的師長、家長、同學們海量的資源,未來也持續出版高中、國中、國小素養相關書籍,希望能夠陪同學生建構素養知識與能力,在面對各項挑戰、難題時,擁有充分的知識、能力、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