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8課綱上路,歷程檔案儼然成為高中學習的一部分,其中以自主學習計畫為首,希望學生在高中三年能在分數壓力的環境之外培養自學力──也就是說,大家從高一就要開始投入心力,準備對未來生涯的思考與規畫。想必同學們在學校聽完解說後仍有許多疑惑,究竟自主學習檔案要寫些什麼,又要怎麼寫呢?下文將帶領同學們一次到位!
自主學習計畫在做什麼?
自主學習計畫能大致劃分為以下項目:1. 專題研究、2. 實作實驗、3. 小論文、4. 學科延伸探索、5. 閱讀心得、6. 志工服務 等。
每間學校規範流程不同,同學可以個人或小組形式訂定學習目標,按照校方安排規劃、填寫計劃書。計畫書經老師審核通過後,便可以開始執行學習計畫。待學期末,各校將進行自主學習成果發表,發表結束後可將整體作品上傳至歷程檔案。
自主學習的目的是?
自主學習是為了讓學生有一段可以自己規劃的空白時間,在計畫執行的過程中學習到自主規劃與管理的方式。常見的發表模式包含簡報、小論文、心得寫作、行動、參加競賽等。然而只要符合自主學習的精神,學習計畫並不限制任何主題或形式。
比起艱深的議題或專業的學術內容,教授們更想從自主學習計畫中看見的,是同學們對學系的強烈興趣和動機。要是學習計畫的內容與最終申請的學系不同又怎麼辦呢?別灰心,系統性思考、規劃執行力等跨領域能力也是教授重視的一環。
如何規劃自主學習計畫?
自主學習的主題五花八門,已有特殊興趣與長才的同學可以往進行研究;尚未找到方向的同學在擬定主題時則可參照志願大學學群做準備。
計畫制定與執行時,應注意計畫可行性,每周檢討執行進度,並參考調整。學習內容可透過網路資源自學,亦可尋求師長協助。
完成的計劃別直接上傳了事,建檔之前再花點時間審視自己的作品,將最好的一面呈現出來吧。
經過本文解說,同學們是否對自主學習計畫有了更清楚的認識?善用自主學習計畫,不只提升自主性,更能給學習歷程加分,讓升學更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