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108課綱概論素養面面觀職業試探升學專區時事焦點
精選文章
帶著孩子學素養──親子共學3提案大公開!
#家庭教育
# 親子共學
# 素養教育
# 108課綱
# 共學
# 共讀繪本
# 黏土手作
# 3C使用
# 3C共學
# 素養
更新時間   2024-12-13
瀏覽量   711
作者    黃玳庭
責任編輯    廖亭雅
家庭教育對於孩子而言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家長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教養方式,都對孩子的成長有著難以取代的作用。其中,「親子共學」是家庭教育十分重要的一環,現今教育機構也十分倡導此種學習方式,透過親子共學,家長與孩子可以在學習活動中,進行深度、近距離的談話與互動。

現行的108課綱以「素養教育」為核心,注重學生須具備應對生活及未來挑戰的知識、能力、態度等三大層面,課綱對素養教育的推行,進一步加強了親子共學的重要性,新課綱下的教育制度有別於過去的填鴨式教育,孩子在學習上雖然有了更大的彈性,同時也需要有一個新的學習方向作為指引,其中家長對孩子能起到引導、榜樣的作用,更是孩子接觸、發展素養的重要契機!

在親子共學中,最重要的部分在於「共」的概念。家長在每次的學習活動,不應該只是旁觀孩子學習的角色,應該成為學習活動的參與者。

本文蒐集了三種在家中、在日常生活中就能執行的親子共學提案,並為不同適齡的孩子,整理出親子共學活動執行上的優缺點,以及實際可行的互動方式,期望給予初入門親子共學的家長們規劃活動的方向。


生活中的親子共學如何實踐?
親子共學並不簡單,在開展親子共學的初期,家長與孩子可能都不習慣這樣「刻意的」談話、互動,會遇到不知道如何進行的狀況,或是遇到一些阻礙,例如共學過程中無法有效與孩子進行談話、無法維持孩子對於學習或談話的興趣。

這些困難都是開展親子共學的必經過程,家長們無須氣餒,若是真的不知道要如何執行學習活動的話,可以先從「開啟對話」開始,讓孩子願意開口、進行互動,再進一步開展對孩子的引導與提問。


1.共讀繪本(0~12歲)
#引發學習興趣 #掌握孩子學習程度 #增強閱讀力 #增強思考力 #增強表達力

共讀繪本是常見的親子共學方式,由於繪本內容主要以圖像構成,容易引起孩子興趣,繪本本身的難易度也較適合幼齡兒童,入門門檻較低,是家長初入門親子共學時的好選擇。在親子共讀繪本的過程中,除了能夠透過閱讀擴展孩子的眼界之外,也能夠增加家長與孩子之間的互動與理解。

另外,共讀繪本在親子共學上還有兩點優勢,第一,繪本取得容易,現今公立圖書館中可以借閱到許多種類的繪本,可以讓孩子接觸到許多不同主題的繪本;第二,繪本種類多,繪本大致可以區分為遊戲書(互動式)及故事書(內容面)兩大類,且繪本會專為特定年紀的孩子量身打造,根據年齡不同,繪本的文字及內容難易度也有所區別,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學習情況及自身興趣來選擇繪本。

以下提供三種共讀繪本的互動方式:
(1)親子一同挑選繪本
與孩子一起挑選繪本,家長能夠藉此了解孩子的喜好,選擇孩子喜歡的繪本來閱讀,也能讓孩子感到被理解與接納。

(2)角色交換,由孩子來閱讀繪本
有時候可以讓孩子擔任閱讀者的角色,讓孩子練習閱讀與識字,也可以在看完故事後,經過孩子的理解與轉化,請孩子練習說明繪本的故事內容。懂得如何「說故事」,也是增強閱讀與思考能力的好方法。(若使用此種方式,建議要選擇內文有附上注音的繪本)

(3)透過提問、互動,引導孩子表達想法
在閱讀繪本的過程中,家長可以根據繪本故事內容,或是繪本中的圖像,對孩子進行引導與提問,例如閱讀有關海洋生物的繪本,家長可以提問故事中的主角(魚)發生了什麼事?從繪本上的圖畫來看,這隻魚是什麼顏色的?跟孩子想像中的魚是一樣顏色的嗎?
透過引導與提問,孩子可以練習表達自己的想法,這些想法並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家長首先可以理解孩子的見解,肯定孩子想法的獨特之處,再告訴孩子剛剛的表達中有哪些不符合現實的狀況。


2.黏土手作(3~12歲)
#加強專注力 #發揮無限創意 #訓練手部精細動作 #提升認知能力 #培養美術天份 

黏土手作是較容易入門的親子共學方式,同時黏土也是對孩子非常有助益的教學教材,捏黏土不但可以培養孩子的精細動作,幫助手指與手腕肌肉的發展,也能訓練孩子手眼協調;另外,製作黏土作品不僅能夠讓孩子的想像力有發揮空間,也能訓練孩子對於空間感的認知。

黏土材料容易取得,價錢上負擔也較低,能夠多購買不同顏色的黏土來進行創作,只是家長在購買時,須留意黏土品質,若發現黏土氣味刺鼻、會掉色,或是使用後感到身體不適,一定要立即停止使用。

黏土手作的親子共學時間越長,若家長本身不是藝術領域專業,可能會慢慢發覺活動的難度無法提升,或是難以為活動進行有效規劃,遇到這些狀況,家長也可以購買市面上的黏土組合包,使用已經有主題造型的黏土,讓孩子照著造型模仿學習。若想深入發展孩子的黏土創作能力,也可以報名參加黏土的親子課程,同樣能達到親子共學的效果。

藉由黏土創作,也可以看出孩子是否具有美術方面的興趣與天份,若是有的話也可以及早從小開始培養。

以下提供四種黏土創作的互動方式:
(1)注意事項提醒與基本操作練習
在一開始進行親子共學時,家長務必將使用黏土的注意事項事先交代,勿讓孩子意外吞食。最初幾次活動中,家長可以先帶領孩子練習基本操作,例如如何將黏土捏成特定形狀,並觀察孩子的活動情況,以利下一次進行黏土創作活動的規劃。

(2)親子一同挑選黏土手作的主題
若是孩子對於基本操作已經熟練,就可以開始著手進行有主題的黏土創作活動。家長可以陪同孩子一起選出感興趣的主題,例如卡通主角、生活中的物品或人物等來進行活動。

(3)觀察孩子對不同顏色的敏感度
黏土有許多不同的顏色,在使用不同顏色的黏土時,家長也可以向孩子提問黏土是什麼顏色的,藉此觀察孩子對於顏色的敏感度,並加強孩子的認知程度。

(4)透過提問、互動,引導孩子表達想法
在進行黏土創作的過程可以向孩子提問,在作品完成後,也可以請孩子展示一下自己製作的成品,例如為什麼這次會想選這個人物作為主題?為什麼這個人物的頭髮顏色是用跟實際不一樣的顏色?人的手指有五根,但是這個作品沒有特別捏出五根手指是特別設計的嗎?


3.3C共學(5歲以上)
#引發學習興趣 #補強課業能力 #掌握學習趨勢 #培養媒體識讀能力 #增強理解力 #增強思考力 

現今3C產品充斥在我們的生活中,孩子從小就很容易對這些會發光的螢幕,例如平板、手機等產生興趣。大部分家長會想避免孩子使用3C產品,但在家長的耳濡目染之下,孩子很難完全不使用3C產品。研究指出,幼童過早接觸使用3C產品,會造成注意力不足,罹患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機率也會提高,故本文提供的3C共學,建議使用年齡訂在5歲以上。  

國外多項研究皆提到,若不控管孩子使用3C產品的時間,會使孩子在認知與語言能力發展上受限,其原因在於孩子使用3C產品時沒有與人互動,而3C共學正好能解決這一問題。由前述內容可以知道,如何規範孩子使用3C產品,以及家長如何與孩子進行共學,是進行3C共學的兩大關鍵。

3C共學的層面很廣泛,由於手機與平板的功能十分多元,又現在資訊獲取門檻低,家長可以於不同的平臺獲得資源,如電子書、教學影片、有聲書等,也可以進一步結合不同的學習工具來進行共學,例如結合點讀筆,讓孩子自行點擊想了解的圖像或文字進行學習。

以下提供三種3C共學的互動方式:
(1)與孩子約定3C產品使用規範
使用3C產品前,家長務必要先與孩子建立使用規範,並試著告訴孩子使用網路是存在風險的。若是孩子年齡較小,建議在3C產品使用上要嚴格控管,以免孩子意外點擊到詐騙或是付費網頁。
在3C產品的使用時間與使用用途上,也可以與孩子事先約法三章,例如使用手機看教學影片共學1小時,作為獎勵,孩子能夠自由使用手機10分鐘。

(2)與孩子一同規劃3C學習進度
以看教學影片共學為例,由於學習影片的類型五花八門,家長與孩子可以在每週或是每月第一次進行共學時,規劃共學進度,例如一週有三天進行共學,那三天的影片主題分別訂定國文、英文、地理環境學習,並依照該週影片共學的成效,安排日後的共學主題與進度。
若是觀察到孩子在看同一系列的影片時,對於該系列影片的內容或風格較不感興趣,可以在下一週進行共學前尋找其他系列資源,調整共學進度。

(3)透過提問、互動,引導孩子表達想法
在進行3C共學的過程中,家長可以對孩子進行引導與提問,例如在看國文領域的教學影片共學時,家長可以詢問孩子,是否能理解影片中所提及的內容與用詞?可不可以用影片中所教的字來造詞/造句?影片中所提到的這個物品,平常會在什麼樣的場所見到呢?



親子共學,除了能夠讓孩子在生活中多方探索自己的興趣,藉著親子共學的過程,也能讓家長與孩子有更多的時間互相理解、共同學習,讓親子間有機會進行較為深度的談話。期望以上三種在日常生活中就能執行的親子共學提案,能為您與孩子的共學活動提供些許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