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日本?你喜歡哪種風格的動畫?(上)
#動畫
# 動漫
# 卡通
![](/upload/images/article/202307181006139267272.jpeg)
責任編輯 廖亭雅
早在史前時期,人們就已經知道如何利用圖形去紀錄日常生活,不過當時只能採用分析圖的方式,並以石塊當工具來描繪動物或人的肢體動作。隨著文明的發展,除了越來越多便利的工具被發明出來,繪畫技術也逐步成熟,使得人類有辦法讓原本只是一張張的定格圖,搖身一變成為栩栩如生、如同被賦予生命般的動畫。如今觀眾不僅僅能看到動畫角色在銀幕上活靈活現,甚至能聽到並感受到作者想傳達的故事理念。如同語言,因為地域、文化差異的關係,不同的地區或國家其動畫的表現手法以及美術風格也都不一樣,最鮮明的對比莫過於歐美動畫(Cartoon)以及日本動畫(Anime)這兩種截然不同的類別。今天就來討論並比較這兩者的差異。
歐美動畫(Cartoon)
集幽默、諷刺於一身
Cartoon(卡通),是指包含各種非寫實風格以及超脫現實的圖畫藝術,或是故事連環畫和四幅一組的漫畫。卡通最大的特色是其通常具備幽默性或諷刺性,來表達作者對當時社會的感觸,如1989年的《辛普森家庭》,或者1940年的《湯姆貓與傑利鼠》。在人物塑造方面則刻意採用失衡的身體比例及誇張的肢體表情,以此符合劇情需求,如1998年的《飛天小女警》。卡通最早出現在1754年5月9日由 Benjamin Franklin 創作的第一本印有「JOIN, or DIE」字樣的頭顱蛇插圖,並刊登在美國報紙上。1928年,史上第一部有聲動畫《汽船威力號》橫空出世,主角米老鼠可愛的造型以及活潑的形象深深擄獲了觀眾的心。這部電影的推出也正式宣告了往後動畫不再只是眼睛觀賞,同時也能用耳朵去感受劇中角色的情緒以及整體動畫的氛圍。
多采多姿的故事題材
1934年DC漫畫,以及1939年漫威成立,開啟了超級英雄題材的創作。藉由超級英雄打擊犯罪的劇情,來撫慰觀眾在社會上所面臨到的挫折以及委屈,從此之後卡通不再只侷限於幽默諷刺漫畫,也成為了人們對於世間不公不義時的心靈寄託。
此外,2018年上映的《蜘蛛人:新宇宙》,劇中某些場景是以漫畫書的方式呈現,藉由翻頁時產生的堆疊感並搭配四分色交錯手法,取代傳統動態模糊和相機景深,以達到更新奇的觀影效果。聲音方面則穿插漫畫風文字,以視覺搭配聽覺的方式來強化大腦對聲音的認知。除此之外,對於不同的場景也以不同的幀數去做處理,來滿足各種畫面美感。
諸如此類創新的運用手法不僅影響了後續幾部的美國動畫,同時也為動畫界提供了一些嶄新的思維。而在2019年所推出的美國獨立單元成人動畫劇集《愛x死x機器人》,因為是由不同國家的動畫團隊獨立製作每一集,所以在看這部劇時每一集的畫風都大相逕庭,當中涵蓋極擬真捕捉、美式2D動畫、可愛畫風等等,為這部影集增添不少趣味性。
下集將繼續討論日本動畫的部分,連結請點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