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青少年在課餘時間接觸科技產品比接觸書本的時間來的多得多,手機已經成為了「必需品」,不過書本作為知識的載體,是可以被取代的嗎?恆素養先前眾多文章都強調了「閱讀」的重要性,並且「閱讀素養」作為108課綱素養導向教學的重點,某部分也是因為教育改革者發現現代孩子傾向閱讀「短訊息」,對於「長篇文章」較沒耐心,這樣對於知識的獲取呈現「片面性」,並且沒辦法長時間的記憶及累積。所以恆素養為了讓家長或是老師培養孩子樂於閱讀的心,這篇特別整理出如何選擇青少年讀物,來引導青春期階段的孩子遠離3C產品,走向樂於閱讀的道路。
培養孩子的閱讀樂趣,必須要讓「閱讀」與「考試、說教」分離,在選擇青少年讀物時需要注意此讀物需要具備「同理他們的成長階段」作為重點。以下整理出3點適合青少年讀物的特色:
一、啟蒙與成長的選題:青少年階段面臨很多「第一次」,第一次價值觀的衝擊、第一次面對複雜的人際關係、第一次面對重大挫折與失敗…面對這些第一次,因為正處青春期,青少年常常不知該如何去處理自己的情緒,常常會有很多的困惑及疑問。而啟蒙與成長相關的選題小說,最適合這個階段的他們,因為主角通常會在眾多的挫折中成長,並建構出真實世界的樣貌。
二、傳遞正面價值:在青春期,青少年正面對人格發展的階段,他們所面對的世界,不再如孩童般黑白分明,而是多了很多灰色地帶,同時或許帶有一些社會的縣市或是陰暗面。面對這些現實,若是書中的主角在經歷過痛苦或是黑暗的洗禮之後,依舊是一位堅強、正向的孩子。那麼這些勵志、正向的素材,可以成為青春期階段的青少年的助力,能夠幫助他們更正向的成長。
三、情境貼近生活:在青少年成長的過程中,體驗愛情、抉擇善惡、友情試煉、面對恐懼等情境時常會發生。青少年在閱讀時可能會和主角同時感受到壓力、不安、恐懼以及困惑,這些情緒讓青少年在閱讀時更容易將自身帶入,並從書中角色回歸到自身思考。
上述這三點,作為家長或是老師,在為孩子選擇青少年讀物時,只要把握住「主角可以同理青春期的成長階段」這一點原則,相信青少年在他們產生共鳴、感情豐沛的狀態下,會樂於將整本書看完,並獲得很多收穫!